除了传递“寒气”,更需要重塑员工“精气神”
2022年是疫情持续的第3年,在竞争激烈、内卷严重等多重压力下,许多企业感受到员工的精气神大不如从前,越来越焦虑、迷茫,感到心力不够用,尤其是在打业绩攻坚战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分公司一线人员流失率高,新员工招聘留存率低。在今年多个项目的调研和访谈中得知,许多公司每年都会针对业务知识、专业技巧做系统化培训,可业务伙伴用起来吃力,主要原因不在于知识技能的欠缺,而在于员工斗志、信心、拼搏劲、韧劲等从内到外的状态不足,精气神提不起来、奋斗激情和干劲也乏力。
一、没有精气神,再多的知识技能也用不起来
公司总经理L总发现:目标清晰制定了,能力提升也做了,现在到了要突破和转折的关键时刻,人员队伍的精气神跟不上了。看似在执行,可状态疲乏,业绩也是原地打转,难以增长。
其实,这也是许多企业面临的现状。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不确定性、内卷成为常态的世界,如果不去引导和激活员工的精气神,部分员工会盲目慌张、持续焦虑,长此以往恶性循环,甚至倒下。无论是企业业务的复苏和突破,员工心态的稳定建设,还是建党百年奋斗精神的传承,都呼唤企业针对员工的精气神进行塑造和激发。
二、精气神重塑,重塑什么
本次精气神重塑的定位:
不是企业文化类课程,不是拓展或游学项目,是企业文化与党建项目的融合,从深层发力塑造更好的个体、更健康更强有力的精神状态。总之,聚焦在:个人状态提升、自我心力突破、自我管理、态度意识、自我成长。
基于以上定位,我们建议的项目目标侧重在:
- 开发一门体验式课程:包含课件PPT、引导手册、学员手册、活动操作指南等
- 萃取企业精气神塑造的优秀实践:包含企业精气神案例、精气神行为列表
- 认证一支精气神教练队伍:约20-70名
三、项目设计和实施流程
设计理念:
以用户场景为切入点、以精准内容为立足点、以创新体验为突破点。从内容为王到用户为王、从学习场景化到应用场景化、从重学轻用到活学重用、从专家给出完美到专家赋能完美。
实施流程:
整个项目实施分为六个阶段
整个项目目标的高质量达成取决于每个阶段的里程碑扎实立稳,不取决于做了什么,而取决于怎么做,带着怎样的深度和视角去做。
- 招募不仅仅是招人,更是造势和激发,一旦所有相关参与者的意愿和兴趣被激发了,那他们将会以完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项目、来贡献价值。
- 萃取不仅仅是挖宝,更是建立信任和影响。如果我们只是关注萃取的逻辑、技巧的高超、甚至是验证自身对萃取的掌握程度,那么,自然不会全身心地去聆听被萃取专家的心声和智慧。所有的萃取技术都要回归到“人”和“心”的本质,才能够打动专家、形成可持续的联盟。
- 开发不仅仅是打磨课件,更是创造和赋能。这样的效果是,精气神教练感受到,因为参与这个项目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所以忍不住地想把时间花在这,绝非因为人力资源部要我完成这个任务才勉强抽出时间参与的。
- 认证不仅仅是通关,更是检核和评定。许多教练反馈:过去参加认证主要就是为了通过认证拿高分,这一次没有把拿分放在第一位,因为看到这么多精气神教练认证时的精彩展示时,放在第一位的是要赶紧学习,自己的心变得更加诚服和安静了。这次认证也是组织上对与所有内训师能力、心态、品德的一次大考验和评定。
四、项目特色
1、培训设计上:小培训带动大势能
一门8h的定制化精气神课程,带动了近70名公司级内训师饶有兴趣、乐此不疲地投入,最终带动全国各地分公司至少20场轮训、2000多名员工斗志昂扬、持续拼搏、势能爆发。
2、项目实施上:数字化思维驱动,线上线下联动齐发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如果一个项目中全部采用线下面授,难免造成成本过高,如果全部采用线上又担心效果受影响、不能眼见为实、心里不踏实。我们的做法是:数字化思维驱动,线上线下联动齐发。充分发挥线下和线上各自的优势,也因地制宜安排。整个过程顺畅沉浸,达到了令各方满意的效果。
3、教学方法上:既有心智塑造,又有拓展体验
4、学员感受上:不仅有认知激荡,还有自我觉察
5、组织协同上:党建项目嵌入,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6、整个项目精细化运营设计,跟踪式宣传报道
五、项目结果:
精气神的塑造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已经成为该企业事业推进长期必备的重要选项。到目前阶段,许多分公司反馈人员离职率减少、团队稳定性增强、员工做业务状态重生、韧劲十足。也诞生了许多有效的实战案例在内部分享和沉淀,成为可以反复学习借鉴的宝贵资产。
六、对话交流
阅读完这个案例,大家可能会问:
Q1:我们企业也面临知识技能类培训做过了,遇到瓶颈,员工精气神需要激发,如何引入呢?
A:以三类部门引入为主,不排除其它有需求的部门
1.如果您是培训部门:
可能的需求匹配点是:
除了从知识技能上塑造员工、打造人才队伍,也要从精神层面打动员工,提升员工的心力、动力、精气神实力。
可以做出的选择和措施:
措施1:启动针对全员的精气神项目
措施2:把精气神的课程嵌入现有的培训项目
2.如果您是文化部门:
可能的需求匹配点是:
加强人才文化融入,深入一线,以文化渲染支持业务。
可以做出的选择和措施:
措施1:启动针对全员的精气神项目
措施2:把精气神的课程嵌入现有的文化项目
3.如果您是党建部门:
可能的需求匹配点是:
融入红色精神,蕴含着百年大党的制胜之道,凝结着弥足珍贵的党的精气神和历史启迪。
可以做出的选择和措施:
措施1:启动针对全员的学习党的精气神项目
措施2:把精气神的课程嵌入现有的党建项目
Q2:市面上类似的课程很多,也都是参与体验式的活动,有什么不同的特色吗?
A1:市面上针对个体态度意识的课程,绝大部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职业动力、心智模式、个人习惯效率、团队建设、教练技术等,专门针对精气神这个话题的课程非常稀缺,它的不同之处在于,精气神课程从根本上重启每个人的状态、斗志、心力等,相当于一次复苏或升级,不仅仅是对于今年的业务有益,也能促发出长久性的生机。
A2:虽然有一些精气神是所有人都通用的,但不同企业还会有定制需求,相应的体验活动也需要基于目标、内容、学习风格、企业文化等进行创新设计。在这方面,普尔摩咨询独家代理的美国Bob Pike 集团约50年创新性培训技术(Creative Training Techniques)发挥了超强的力量和独特的优势。
-
创新性培训技术™
本课程是美国Bob Pike 集团经典的版权课程《Creative Training Techniques》(在中国已出版书籍《重构学习体验》),课程融合了美国学习互动领域顶尖大师 Bob Pike先生40多年的培训经验,通过体验式的方式让学员领会与理解“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并学会40多种课程互动和管理技巧,可以用以改造自己的课程。
넶585 2021-12-29 -
引导式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介绍:
承担课程开发任务的老师通常会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课程内容多数是自己经验的总结,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而且似乎总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课程讲了一两次之后的复用率低;
课程缺乏清晰的结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整个课程缺少亮点;
课程开发没有详细方法,依靠感觉去做,无法打造成精品课;
上级经理或内部专家对课程开发的侧重点意见不统一,导致课程内容更换频繁,浪费开发者时间但却没有内容实际产出。
只有课程开发者能够理解并表达课程内容,其他人员无法接手
作为课程设计与开发的领先者,普尔摩结合Bob Pike集团的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实践;植根于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出属于中国企业的课程开发体系,能够完美的解决多年来困扰课程开发师的以上几个问题。넶706 2018-08-10 -
高效网络课堂设计工作坊™
本课程为Bobpike集团在线学习的版权课程,被称为业内最好的“在线同步学习设计”技术,是CTT技术在虚拟学习设计的延展和运用。在课程中,您可以体验“在线课堂”中的同步互动技术,学习如何设计“以学员为中心”的在线课程,如何评估在线课堂的效果,以及如何创建在线学习资料等,帮助您成为在线学习的设计专家和受欢迎的在线讲师。
넶384 2018-08-10 -
-
引导的艺术™
本课程是美国版权课程, 通过一天的培训让人学会可以用于培训、会议、研讨的基本引导技巧。具体来讲,一个引导者需要掌握两个层次的内容,才能成功激发他人、获得结果。
넶593 2018-07-07 -
具有影响力的呈现技术™
本课程是美国Bob Pike 集团经典的版权课程。课程融合了美国学习互动领域顶尖大师 Bob Pike先生40多年的培训经验,通过体验式的方式让学员领悟与掌握如何从头开始完整地进行一个商务演讲,课程不仅仅介绍了极其实用的技巧,还在课程中设置了4次由浅入深的演练,并通过录像、自我反思、同伴点评等方式来帮助每个人克服演讲的恐惧,提高自己的演讲技巧。
넶409 2018-07-06 -